连日来,各地民政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将清明祭扫工作作为服务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强安全管理、优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手段、强化人文关怀,想方设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加强政策宣传,大力推广敬献鲜花、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1 13:17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海葬、树葬、鲜花祭祀、云端追思……从潜移默化到蔚然成风,当下,绿色、公益、惠民已成为潮州殡葬的关键词。...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2 21:32
近期,多地开展殡葬领域乱象整治工作,殡仪馆乱收费、公墓建设运营违法违规、管理人员腐败和作风等问题成为整治重点。...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3 20:28
本报记者 周冉冉科技赋能“互联网+”牵手云上祭扫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但清明节期间扫墓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为避免人群大规模聚集,江苏省多地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以科技赋能,大力推广云祭扫。南京民政在去年一年的实践基础上,推出“宁思念”2.0版,优化界面设计,新增实景...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4 14:48
而在南方,人们有吃馄饨的习俗,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于是,吃馄饨也寄托了江苏人对于新年的新希望。
市民:我们扬中大年三十是家家包馄饨,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馄饨,也叫“裹嘴”,在包馄饨的时候“把嘴也裹起来”,老人们也会说些祝福的话,希望一家人新的一...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4 16:56
本报记者 陈 华
最近,盛兰联创创始人李爱兰,确实有点忙!4天、3城,一场接一场的主题讲座,没有一天间隔,而且每一场分享的主题都不同,这是属于李爱兰的“知识节奏”。
“活出我风采”一直是李爱兰的价值主张,作为一家知名殡葬建筑设计机构负责人,她不论是在专业建树还...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6 18:29
昨天下午,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4号)”要求:清明期间,暂停组织公祭、江祭、骨灰撒散等群体性活动,倡导群众不跨省、跨市异地祭扫,鼓励云祭扫。刚过去的双休日,随着气温迅速攀升,共计有35万市民出门踏青祭扫先人。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加紧,各墓园除了要求在网上提前办理预约手...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6 22:10
日前刚刚开工的新街口德基广场三期工程,正在有序建设。广场地面停车场两侧的围挡内,一条已初步建设完工的新建道路——上乘庵路掩映于此。“三期竣工后,昔日的‘上乘庵路...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6 2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方民政部网站专题报道,民政专题,专题报道,民政部门户网站专题报道,党建、民政会议、业务工作重点、民政领域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宣传、年度新闻要点宣传、民政业务相关节日主题宣传的专题...
殡葬服务17068476364 · 2024-08-18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