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舆情第033期 台北故宫让你“1秒变康熙”引热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9 02:03

文创产品如何传播传统文化?"朕知道了"       日前,台北故宫推出的、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设计的纸胶带,引起两岸网友疯狂讨论及购买。泱泱故宫能有如此新奇而顽皮的创意,怕是当年禀告给康熙,他也会略有迟疑地沉吟一声:“朕知道了”。纸胶带照片被放上网后,博得网友“霸气十足”赞赏,“求代购”、“想收藏”的转发评论不断,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礼品部甚至出现排队抢购人潮。 

    小编认为,台北故宫的此举的确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态,成功地接上了现代人的气息。高高在上的皇权与传统文化好像突然间被唤醒了沉睡的生命,这样的“穿越”对于频频告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算是一件好事。台北故宫匠心独运,其中的接引想必经过了一番巧思熟虑。
 

淘宝代购卖断货 3个月销量逼近3万卷

“对,这款‘朕知道了’胶带纸目前没货了。上周我们进了2万卷现货,一下子卖空了,几乎是秒杀的速度。”面对如此热销,台北故宫也始料不及。 记者了解到,7月6日一早,台北故宫礼品部就已出现排队人潮,准备抢购11时开卖的“朕知道了”胶带纸,而长队中很多都是来自大陆的游客。为此,台北故宫不得不临时一人限购2个。

    在网络上,昨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后发现,不少代购“朕知道了”胶带纸的店家,目前都挂起了预购字样,“7月已经没货,至少要8月才有”。 至于价格,台北故宫的原价是一组三卷200元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41元左右),而淘宝代购店主开出的预售价多为人民币60元。但即便这样仍是供不应求。

    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一淘宝店主干脆将“朕知道了”胶带纸的代购价格飙至不可思议的99999元。店主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拍的人太多。交易记录显示,7月5日-7日短短三天,上述淘宝小店就成交了29笔“朕知道了”胶带纸,而最低的成交价达到了98元。  事实上,“朕知道了”胶带纸5月份就已推出。据台北故宫发言人金士先透露,胶带纸系列是台北故宫推出的新礼品,5月初首推,目前共五款,其中尤以“朕知道了”这款最为火爆,“特别是7月4日,我们在粉丝团上传‘朕知道了’胶带纸的照片后。 由于热卖,台北故宫的网络商城目前因为没有现货,不得不撤下商品。“保守估计,在上市的三个月时间内,‘朕知道了’胶带纸的实际销量已逼近3万卷。”。

小编有话说:一个小小的胶带,竟引得两岸人民争相追捧。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举是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平民大众之间的距离。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文化衍生品上的丰富创意,其根本原因是源自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渴望。

一个小小的胶带纸,究竟凭什么魔力卷动销售奇迹?

    台北故宫介绍说,“朕知道了”的创意来自于院长冯明珠2005年策划的“知道了:朱批奏折展”,“展览导览手册由当时任研究员的冯明珠执笔主编,目前已再版9次,封面即印有康熙满汉文朱批真迹‘知道了’。” 

    台北故宫发言人金士先则介绍说,胶带纸上的四个字“朕知道了”是康熙真迹的复制品,因为康熙在批阅奏折时,最爱在文末朱批“朕知道了”、“知道了”。 台北故宫将皇帝的字迹用于衍生品并非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我们用这四个字也做过便笺纸、书签、月历等等礼品,但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直到今年,我们把它和胶带纸做了结合,换了一种呈现方式,才一下子火了。” 

    台北故宫发言人金士先透露,针对火爆现象,台北故宫已经做过简单的调查,“不少观众告诉我们,以前做成书签虽然也很特别,但使用不是很普遍。胶带纸就不同了,年轻人用的比较多,而且还是康熙的字体,显得霸气十足。据说,不少人买回家后,喜欢在‘朕知道了’这一句前后,再发挥想象,添加几句自己想说的话,更引发了无穷创意。”

    针对网友提议可以推出“贱人就是矫情”、“本宫乏了”、“圣旨到”、“跪安吧”等创意胶带纸,台北故宫委婉谢绝,“文化创意商品以台北故宫典藏的物品为主,戏剧流行语可能不适合”。 “短期内,我们应该不会再开发其他款式的胶带纸了,但未来可能会把这四个字做更多的延伸,比如‘朕知道了’T恤、‘朕知道了’领带,大家穿上后,会不会感觉更霸气一些?”

     小编有话说:一直以来,台北故宫的一些纪念品凭借其独创和精致在大陆游客中口碑甚佳,而一些网友建议的“贱人就是矫情”等字样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否决。由此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并非只有商业头脑,“文商结合”也并非好玩、好卖就好,文博普及才是博物院方真正的目的。

台北故宫“生意经”的背后旨在传播传统文化

这两天,台北故宫推出的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设计的胶带纸,在两岸引发热议及追捧,大概每个看到的人都会大呼:“好可爱啊,给朕来10卷!”我以为,这个礼物最适合下属买来送给上司拍马屁,想想上司每天豪情万丈地以一段“朕知道了”批复各类文件,三分言简意赅,三分高深莫测,三分意味深长,再加一分调侃恶搞的真趣味——上司玩得龙颜大悦之余,下属可就升官有望啦!

    据说,未来这个胶带纸系列会推出20款——这让人很期待台北故宫还能祭出什么创意,比如会不会来一句雍正批给年羹尧的那句“朕极爱你”

    卖卖皇帝的朱批不算什么,台北故宫可是连皇帝的脸面都敢卖。比如他们卖的一款便条纸叫“宗心为你”,是把馆藏画作里的唐玄宗头像设计成卡通可爱版人物,三撇小胡子,两个红脸蛋,一下子把皇家气象变为现代动漫。而用撅着小嘴的唐朝仕女卡通人像制作的另一款产品则叫做“想入妃妃”——这样别致独创的设计,即使是对唐朝文化不感兴趣的人也会被吸引。

纵观台北故宫礼品部,仅仅是胶带纸、便条纸这类设计文具就多达588种,更别提各种设计和做工精致的出版物、艺术纪念品等——文化是软资产,这一点台北故宫显然很擅长经营。

    不过,台北故宫真正的生意经,还是传播文化。那些买了胶带纸的人,也许是个爱打动漫、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的青少年,但耳濡目染康熙手迹后,说不定他们会对书法产生兴趣,又或者被吸引去参观台北故宫的奏折展,从而对康熙这位皇帝的生平、性情感到好奇,继而研究起清史……我觉得,这才是“朕知道了”创意者的真正目的。 

    小编有话说:好的创意总能让人会心一笑、心悦诚服。台北故宫的“生意经”的确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稳、准、狠”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态和娱乐精神,拿古代遥不可及的古代帝王调侃取乐。这种做法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在实用的基础上幽人一默。小编想想这霸气的康熙“墨宝”黏贴在纸张或者送人礼盒之上时,手中的礼物立即有了岁月的痕迹,且又会因皇上的“一笔封印”而顿时倍感身价不菲,也难怪网友疯狂购买和转发,直呼“要收藏”!

台北故宫pk北京故宫

说起来,大陆博物馆的馆藏不可谓不丰富,可是参观完之后,没有一个能像台北故宫一样引发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渴望。当我们还在强调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时,世界博物馆的潮流已是社区化和无边界化,以吸引更多的公众……10多年前,台北故宫已经开始考虑扬弃政治性和“庙堂”气息,强调走向开放、与民众亲近。 

     大陆一些文化纪念品,仅仅有着“到此一游”的“短视”功能,帽子、T恤、绢人、扇子、刺绣、钥匙扣、图册,多年来千篇一律、做工粗糙,而且从形式到内容都缺少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说小了,这是缺少创意,敷衍了事;往大了说,这是在糟蹋传统文化,毁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品味。 

     其实,咱这边的故宫也一直试图放下身段,尽量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但终难脱“严肃端庄”。台北故宫就活泼多了,为了让新款的胶带迅速“扬名”,台北故宫在知名社交网站的粉丝团贴出照片,这样的亲和与主动,让台北故宫仿佛是一个能够时刻穿越时空的“老顽童”,被收藏古董们不仅有前世,也有今生,能够去更广泛地结交四方朋友,而不只是对昔日繁华念念不忘的刻板遗老。 

小编有话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对文化衍生品的创意上必定是更胜一筹的。从细节之处可以看出,大陆的旅游纪念品在近些年并没有进步,原地踏步的销售着年轻人并不感兴趣的甚至觉得是些“土掉渣”的玩意。当然,文化需要一种互动,台北市民可以将故宫看成自己的历史课堂、历史圣殿,随时随地的享受着低廉的票价静静的穿梭在古典文化的长廊里;而北京的故宫几乎让旅行社围剿了,急急地瞥上一眼也不能静静的游历,而文化产品上自然也就难免浮着一层潦草。

追问:我们为何就缺了点创意?

 

    上海戏剧学院副校长、创意学院院长黄昌永
表示并不意外。在他看来,“朕知道了”最大的创意,在于将日常最普通的胶带纸,“嫁接”到了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皇帝字体上,形成一种强烈反差。

    “一般我们能想象的衍生品载体,要么是一个杯子,要么是一件T恤,但台北故宫这次‘接上’了胶带纸,看上去很奇怪,但创意很突出,想人所未想,这就是成功的创意。”黄昌永分析说,“朕知道了”四个字作为康熙的真迹复制品,承载了某种象征权威的意蕴,“这些年宫廷剧十分流行,这也为‘朕知道了’胶带纸的热销,提供了社会环境的铺垫。”“我们的创意比较‘千人一面’,但台湾地区则不同,他们的创意附加在‘设计’之上,非常重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所以这样的创意是有着落的。相比较而言,大陆地区的设计目前可能进入了五星级酒店,却远没有走入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黄昌永说。

    曾多次去过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文化项目制作人洪亦非则表示,在国外,博物馆、美术馆对衍生品的认识不是卖小礼品那么简单,“其实,这应该是美术馆、博物馆思想的延伸,通过衍生品,让大家参与到博物馆、美术馆的精神生活中去,让一种精神深入到观众的心,这才是成功的衍生品开发。”

    洪亦非表示,国内不少文博馆,例如苏州博物馆的商品开发品质都不错,但在礼品布局、陈列方面思路还稍显传统,“即便是礼品区,也要将它当作博物馆的布展去布置,才能让人有消费的欲望。”

    小编有话说:台湾地区的确十分重视培养设计人才,而文化创意产品也理应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大众乐于享受博物馆、美术馆的精神生活,将文化的种子种植到大众的心,这样才能成功的开发文化产品。

总结:

    小编认为,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颇令各方人士焦虑忧心。但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的走红,足以可以证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依旧不减,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之间并非有着难以逾越的横沟。文化得以传承必须先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虽然这些文化的衍生品不免沾染了一些商业的气息,或许对于文化传承的力度也只是微微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细节之处展示传统文化的力量,久而久之传统的东西也会融入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台北故宫成功接上现代人地气 "朕知道了"引讨论

文化创意——“大黄鸭”

    “大黄鸭”是一只巨型充气黄色橡皮鸭,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

    “大黄鸭”的创意始于2001年,经过5年创作、反复修改和制作,直到2006年第一只“大黄鸭”才具雏形。 2007年,第一只26米高的“大黄鸭”在荷兰展出。2007年至今,“大黄鸭”游历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纽伦堡、日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中国香港等13个城市,每次都会引来当地粉丝的疯狂追捧。

    “大黄鸭”并非霍夫曼的唯一作品。而他的作品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无比巨大的尺寸、强烈的色彩以及作品是为放置在室外而设计的。

    “将事物的尺寸扩大的好处是,相较而言,人类个体变小了。这个世界也一同变小了,我们都变小了。也就是说不管你是1.6米高,还是1.9米高,你的自我很快就会在我的作品面前消失,而那种感觉可以让你重获自由。你可以自由地去观察,去思考,去畅想生活和事物,”霍夫曼说。

文化创意——“芭比娃娃”

    1959年纽约玩具展上,一个艳丽动人的万人偶像诞生了,她就是芭比娃娃。与以往的娃娃不同,芭比娃娃是个大人,四肢修长、清新动人,虽然身材很好,但被漂亮的衣服紧紧地包裹着,她的脸上还流露出如玛丽莲·梦露般的神秘。

    目前芭比娃娃总销售量超过10亿个。除了小朋友,更有数百万的成年女性购买芭比,“对她们而言,她不只是个娃娃,”“芭比之母”露丝·汉德勒女士这样说,“她已经成为她们的一部分。 ”

    芭比娃娃之所以能风靡世界数十年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芭比娃娃让人充满想象力,“芭比娃娃能够满足所有女孩最基本的需要,通过芭比娃娃可以显示儿童在成人世界的状况,让女孩可以幻想将来某一天她们可能拥有的成功、魅力、浪漫、冒险和丰富的机会。这些幻想涉及到儿童拥有的许多永恒的需求,从自信到成功,从获得爱到给予爱。”露丝解释说。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人:成琪  电话:010-83512266-8329
                     E-mail:chengqi@mail.ce.cn
责任编辑:刘晨  电话:010-83512266-8119
                    传真:010-83543336
微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