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承弘扬安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丧葬4000253450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历史新高度。安徽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依托并彰显这一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强省。“十三五”规划即将编制,安徽“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贯穿于规划,把重点放在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融合发展上。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重点突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需要在项目、融合、公共文化升级上寻求新突破。首先,强化项目意识,推动文化发展项目化、文化建设工程化。长期以来,文化部门项目意识比较弱,项目数量少、影响小,存在项目编制难、落地难、实施难等现象。我们要打破这一瓶颈,以文物、遗产、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为重点,围绕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编制项目,建立项目库,形成抓手。通过上下争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编成教材,制成节目,变成博物馆、文化馆的展陈展示,进课堂、进乡村、进社区,使文物、遗产真正做到讲清楚、活起来、传出去。在积极用好国家艺术基金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跟进,同时抓好省政府要求的文化产业融资项目库建设工作,为更多文化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撑。其次,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出发点,转变文化的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与旅游、与经济、与金融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嫁接,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贡献率。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释放社会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再次,注重公共文化提升,促进公共文化升级。以争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等三项试点为抓手,深化试点示范,探索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的规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版。
第二,坚持特色发展,注重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在新一轮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发展的空间更大、作为更多。文化工作者要抓住契机,顺势而为,融入发展,为文化的平台搭建、借梯登高作出新贡献。一方面,文化部门要主动参与。主要是在积淀的文化中去“找”,提供建设素材。我省文化积淀深厚,我们要善于在这些文化积淀中去寻找,去挖掘,当好建设者。在全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国保单位、馆藏文物中,在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当好保护者;在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去“搜”,提供建设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独特优势。我们要在我省丰富的文化遗存中去搜寻、阐发、传承;在与部门合作中去“推”,服务建设对象。要与住建、规划等部门对接合作,就文化如何融入建设、融入建筑深入开展合作,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解决文化建设易被忽略问题。另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强力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防止一个忽略、增强一种责任、抓住一批重点。防止忽略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建筑,城市建设攀高比大而忽略文化内涵,是文化缺失的反映。增加城市的文化责任,文化是城市的增长点和软实力,每个城市都应担当文化责任,在城市建设中推进文化融入。抓住一批重点,在建设完善三馆建设的同时,还要围绕经济文化、公益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等,抓一批街头小品、文化街区、文化公园等,让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成为精神家园。
第三,坚持夯实基础,注重保障发展。一是做好“三个纳入”。做好文化弘扬传承,仅靠文化系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凝聚党委、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共同推进,尤其需要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文化推动上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政府真正把文化工作摆上位置,关键体现在“三个纳入”:将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等重大专题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纳入财政总体预算,一些牵动性强的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形成硬约束,硬支撑。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三个纳入”上下功夫,争取党委、政府更多的支持。二是抓好人才队伍。好的规划、好的目标都需要人来落实、推动。目前我省艺术创作、项目编制、基层文化活动组织指导等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的培养要有远期考虑,还要有近期安排,既要有高端人才的培养规划,还要有实用人才的培训提升。在艺术生产上,不仅要面向文化系统内,还将着眼文化系统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人才库,并建立配套的政策和机制,用人用智;在文化产业上,要通过编制项目,推进招商,引人引资,引才引智;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上,重点是着眼本土,充实力量,搞活机制,吸引能人、热心人、志愿者参与当地文化活动。强化基层队伍培训,创新方式,实用管用,形成一支留得住、唱得响、舞得起的“土专家”,建立起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相匹配的文化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