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史志中武宣人的风俗
武宣人淳朴,安神殡仪4000253450少数民族主要以壮族为主。清代嘉庆《武宣县志》这样记载:“武宜地僻民朴风俗醇良,土语操壮音,官语较他县为正,士大夫敦礼节,崇俭约,饮食简质,器用瓦缶,室不雕镂,服不锦绮,市不兴马,重生哀死(活着受尊重、死后大家哀痛),民惟知耕,锄不能行,商坐贾少(少有经商),事园圜漆林(少事时提倡种植造林),富无巨脊,贫乐安闲”。
▲嘉庆《武宣县志》
在其他史书中记录也差不多,如民国《广西地理教材》记录:本县民俗朴厚,刻苦耐劳,土话多壮音、官话颇正确……除了说武宣淳朴外,还认为武宣官话较他县正确。
武宣人起居饮食
武宣县志这样记载:“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起夜眠中馈,妇女寅时即起煮粥热水,发晓雇工乃起盥洗,啜粥饭即出工作,晌午啜粥,酉时用晚缮,更后休息安眠,凡食用米饭粳米为上,粘米次之,小康之饭用精米,赤贫之饭参以薯芋、包粟、角麦等杂粮,菜仅蔬菽,调以油盐,富者乃有鱼肉、豆腐等类。俭朴之家虽冠婚生寿之宴乐,多用猪羊鸡鸭鱼类,向有用海味者,今以其非国货,俭者多主张不用,所以杜漏巵也。”
▲民国《武宣县志》
民国时期的上海《东方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反映武宣老街生活的文章《广西武宣的大吃会》,这是一篇少有的反映旧时武宣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
古代武宣过哪些节?
县志中记载一年中的节气
元旦
燃鞣爆,贴春联
上元节
治酒宴客或着衣冠具酒肉糕粽性候亲戚,谓之拜年。
二月二
祭社,用猪酒,淸明扫墓挂白纸为标帜。
三月三
寒食节
四月八
浴佛节,取枫菓插门,捣枫叶汁渍米炊乌饭。
五月初五
端午节,门插蒲艾,小儿佩香包,家飮雄黄酒浴香草汤,以资避邪卫生,河面龙舟竞渡。
七月十四
中元节,焚冥衣楮宝
八月二
秋社
八月十五
中秋节,备月饼赏月
九月初九
重阳节,少登高,取槐花或黄饭花溃米炊黄饭。
冬至
冬至节,作腊脯晒冬粉炒米。
十二月二十三
送灶王
年三十
除夕,饭兼次日之炊,谓之保寿,饭余节与各处同俗。
记载的这些节气和其他地方风俗差不多,说明武宣特色不是很明显,也说明武宣这个地方,民族融合团结,不排外,学习吸收强。
武宣人祭祀活动
古代人比较重视祭祀活动,主要是在清明和七月的“鬼节”两个时间,武宣县志这样记载:
祭亲常年以春秋二祭为重,春祭于墓,淸明节行之。凡祭远祖必宰猪羊,合族男女老少聚墓场拜祭,挂白纸于墓顶,俗名插柳,献牲醴、焚香烛、楮炮,祭后席地宴乐,宴罢妇孺各拾饺余,嗜饮者酩酊以归,秋祭于祠堂(富族有宗嗣,寻常惟祖堂),于中元节或七夕日行之,又有由初七至拾四日,每朝夕必祭,初七为接祖,拾四为送祖,此二日较为隆重,又先于初六晚预祭,如演礼,至十六日又祭,俗称十四日先祖醉别忘伞,是日魂返取伞,故又祭,祭品重宰鸭焚冥衣冥镪,好礼者,凡遇先人忌辰,合家致祭于堂,家长宣讲先人史。各使子孙知先绪缔造之艰难,以威动继述孝思焉。
祭神最重惟祭社,农村每二八月朔,由值年人挨户收捐钱交(捐否听名自由)备酒肉,诣社坛,会祭宴,乐罢即顺便会议乡规农务或排难解纷焉。
▲民国《武宣县志》
布赖人七月节特别隆重
县志记载,七月鬼节,初六到十四,每朝夕必祭,十六还有公忘伞,又祭。这个传统在布赖流域的桐岭、通挽一带保留得更久,说和过年一样隆重不为过。上世纪,布赖农家清明过后,家家都要养至少六只以上鸭子,初六一只、初七一只、十三一只、十四一只、十四回娘家一只、十六一只。初六做水圆粑粑、有老人过世第一年在这天烧新衣(也有在十三烧),十三做蕉叶粑粑,包粽子。十四杀鸭祭祀。吃饱后,又带上全家老小提鸭回娘家。有些地方,老人还在,回娘家不拿鸭子。布赖人不一样,这天个个要拿鸭子回娘家,路上行人声夹杂着鸭叫声,好不热闹。现在生活好过了,这种场景可能少见到了。
武宣祭社通俗讲做社,现代还保留这种风俗,当然现在很多人是冲着社肉好吃,交份子钱领社肉回家吃。
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人们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递与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现在,中国把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等规定为法定节假日。
通讯员:黄新迎
原标题:《涨知识!一文看懂武宣民俗文化和节日祭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