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宇宙》:传统文化节目“破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5 22:01

“没想到昆腔和摇滚的结合能够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在山东卫视戏曲文化创演节目《戏宇宙》7月9日播出首期后,由昆曲少年鲜克乐队与国家一级演员李保良,以传统戏曲加现代音乐方式合作的节目《朝天子·辛弃疾》,在社交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

少年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向往,与辛弃疾老年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悲歌交织在一起,融汇现代音乐和传统戏曲,呈现出蓬勃的爆发力。

同期《戏宇宙》中的戏曲武术秀《单骑救主》,用新科技+影视化拍摄展现传统戏曲武行的绚丽身法;三代豫剧穆桂英扮演者与河南说唱歌手合作的《挂帅》,同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融合:

“戏曲+”模式助力内容传播

截至7月22日,《戏宇宙》的微博主话题#山东卫视戏宇宙#收获阅读量1.4亿次,讨论次数2.6万次;子话题#00后少年昆腔对话辛弃疾#阅读量1.3亿次,保持较高关注度和讨论度。这档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节目,采用“戏曲+”的创演模式,每期由三组创演人通过探访戏曲名角、戏曲匠人,汲取创作灵感,展开文艺创作。潮流元素与传统戏曲的融合尝试,让创演作品迅速传播。

创作之初,节目主创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戏曲文化的“两创”工作,即如何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经过多轮尝试和探讨,团队认为《戏宇宙》不能只做戏曲的创新和传承,而是要将核心功能定位到传播。”丁坤年表示,其实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直在做戏曲的创新和传承,电视平台作为传播机构,强大的传播力将为戏曲创新赋能。

前期走访过程中,一位从事京剧表演的老师曾告诉丁坤年,戏曲从业者目前最头痛的是怎样吸引年轻人走进剧院。

“因此,我们决定要做一档能够让大家发现戏曲之美,激发观众探索欲望的节目。”丁坤年和节目组通过倒推的方式,最终决定采用“戏曲和多种艺术形式嫁接”作为节目的核心模式。“中国戏曲是门综合性艺术。学者王国维先生曾说,中国戏曲‘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也就是说,中国戏曲是诗歌、小说、歌舞、音乐、绘画、雕塑、杂技等融为一体、高度综合的艺术。戏曲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它与歌、与舞、与表演、与武术、与杂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戏曲+’模式落地的艺术根基,也是《戏宇宙》名字的含义之一。这种结合尝试也得到了很多参演艺术家的认可。”

节目内容上,《戏宇宙》以“弘扬戏曲文化,传播中华之美”为定位,整季节目设置“愿将此身长报国”“顾盼生辉佳人丽”“精彩纷呈画人间”等多个主题,发掘戏曲中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等精神内涵,展示戏曲艺术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样貌;传递戏曲的服饰之美、脸谱之美、唱腔之美、绝活之美、戏文之美,以及伴奏之美。丁坤年表示,“当然,一些跨界融合尝试可能还不成熟,但我们希望从中摸索出更多的可能,为年轻人提供愿意接触并且能够接触到的戏曲元宇宙。”

破题:

受众是未接触过戏剧的年轻人

作为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戏宇宙》如何破题,这是丁坤年及主创团队面对的最大挑战。丁坤年表示,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芃在2022年山东广电战略资源尊享会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三个“一二三”论述,其中提到节目创作要努力做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戏宇宙》便是基于山东台‘悠久文明 青春中国’的平台定位,同时进行内容创作‘两创’的尝试。”

丁坤年围绕戏曲题材的创作进行了海量的资料收集和深度了解,“传统文化类节目,或者说戏曲类节目,国内已经有很多优秀项目,如何找到新的创作点,收获众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关注,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点。”

在此过程中,吕芃台长也提出,如果仅仅把戏曲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那么节目开播之时就是失败之日。在传统文化领域找创新点,便成为这一阶段主创团队的攻坚方向。结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卫视总监王忠提出的山东卫视内容创新的转变、突破和赋能理念,丁坤年开始思考提升大屏长综艺在小屏端的传播力。在一次次自我否定后,主创团队最终将节目定位为:做给未接触过戏曲的年轻人的一档戏曲文化节目。“我们发现年轻群体对于包括戏曲在内的很多传统文化类节目还是很感兴趣的”,无论是在流行音乐和国风歌曲中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戏腔”,还是相关文艺晚会中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引发的传播,都体现了年轻观众对于戏曲的关注。新媒体时代,长视频综艺只有引领年轻人的价值观,抓住年轻人的话语权,才能够实现传播力的突破。

丁坤年笑称,刚接到这个任务时心里是没底的,很担心观众对戏曲题材的节目不买账;但当节目组深入研究后发现,戏曲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教化价值和娱乐价值,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节目组决定将表现戏曲的审美价值放到第一位,第二位是戏曲的教化价值和娱乐价值——节目定位是戏曲文化节目,而非专业戏曲节目,吸引观众通过节目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然后去了解它,最终喜爱上它。“自此,节目的创作才豁然开朗。”

围绕这一理念,节目组结合“戏曲+”模式展开创作,进行全国性的竞演邀请。《戏宇宙》的节目模式也在业内获得关注。2022年3月,《戏宇宙》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名单。

随着节目的落地、拍摄及开播,已经忙碌近一年的丁坤年也在关注观众围绕节目展开的讨论。令他欣喜的是,随着节目播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了解戏曲、欣赏戏曲。“我们至少已经实现了一个小小的创作目标。”丁坤年说。

对话导演丁坤年:创新让传统文化类节目叫好又叫座

《综艺报》:是否会担心戏曲表演艺术家及票友们不认可“戏曲+”模式?

丁坤年:这是我们前期最大的担心,甚至节目播出后,我们也担心有观众从专业戏曲的角度解读这档节目。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戏曲名家,包括多位戏曲界的国家一级演员和“梅花奖”获得者,对这种创作形式反而比较认可,而且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认同,好东西也要让更多人知道,要扩大戏曲的传播面,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综艺报》:《戏宇宙》在创作中进行了哪些科技尝试?

丁坤年:青春化和时尚化一直是山东卫视对内容的风格要求。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位虚拟主持人“优小梦”担任“推荐人”,虚拟组合“未·央”(卫来、吴恙)担任 “宣传员”,还采用了AR技术,增强节目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综艺报》:节目创演人的遴选标准是怎样的?

丁坤年:创演人基本都是定向寻找的。首先是那些一直在尝试戏曲和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专业戏曲演员。他可以做得还不成熟,但要坚持在做。其次是其他艺术门类的从业者,但进行过戏曲嫁接创作的尝试。最后是这些人要懂年轻人,要能将年轻人的喜好和关注点快速融入创作当中。

《综艺报》:如何让节目内容“长”在年轻人的审美点上?

丁坤年:年轻人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对线”“挑刺”时,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这其实是他们在争夺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当创作者具有足够的专业度,符合甚至超过他们的预期,双方就能够通过专业和审美上的契合迅速产生共鸣,通过这些受众的圈层快速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综艺报》:传统文化类节目怎样才能叫好又叫座?

丁坤年:叫好又叫座肯定是大家都想要达到的目标。传统文化节目的创作和导演团队的几大能力有关:一是文化理解力,有些课,导演是一定要补的,你要深度了解自己准备阐述的东西。譬如,我们接下来还要做一档黄河文化相关的节目,即便创作者有很深的电视知识基础,但如果不了解黄河文化,同样无法完成创作。二是团队的整体审美能力。团队要具备发现美学价值的能力,才能够将这些内容展现给观众。三是要有创新能力,能够将大家觉得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总的来说,就是创意引领,好的创意能落地,就可以实现叫好又叫座的目的。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