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董建霞(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济南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近日,殡葬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列举的重要元素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宇宙观、生态观,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贯穿于诸子百家的经典文献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人和自然万物同属天地造化的产物,共处在一个有机统一体当中,此之谓庄子的“齐物论”。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状态。董仲舒通过将阴阳、五行学说合而并用,提出“天人同类、相感相应”之说。
“万物并育”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丧葬服务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句话的原初意义是强调万物并育不相妨害、道路并行互不冲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宽广胸怀、深厚仁德和高明智慧的理想境界。从生态视角来看,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表达的人与万物共同存在、统一于大自然的生态观念,今天愈加彰显其恒久价值,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源泉,梳理出明晰的思想脉络。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凝聚了中国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与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生态哲学思想,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思想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旗帜鲜明强调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传统,有利于铺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底色。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是共存关系,相即相容、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在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同时,也认为人应当善待自然,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满足人们自身需要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生态哲学的创新,不仅推动了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倡导以系统性、整体性观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更深层次的把握,还是人类实现永续发展的追求和理想,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更好范式,向世界贡献人与自然和谐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