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4
清明前夕,安神殡仪4000253450记者走访了省内多地,发现公益、惠民、绿色成为江苏殡葬的关键词,各地补短板、惠民生,力解群众“后顾之忧”,殡葬新风又绿江南岸。
补短板惠民生
城乡建起公益性公墓
走进连云港灌云县东王集镇公墓,映入眼帘的是苍翠的树木、整齐有序的墓位。这里原是一处荒地,当地将其改造成公益性公墓,最高限价3000元,建有墓穴2040座、壁葬穴位96个、骨灰堂存放格位580个,后期规划扩建可满足全镇21个村、30年的安葬需求。东王集镇六里村村民刘学荣告诉记者,规划很好,绿化方面都很好,村民到这祭扫也方便。
连云港灌云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负责人王海源说,着力加大各个镇街公益性公墓的建设,目前建成了16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县各个镇街公益性公墓的全覆盖,极大降低群众的治丧负担。
加强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举措。近三年来,省级层面下拨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奖补资金近亿元,推进城乡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建设。截至目前 ,全省建成公益性公墓3143个,公益性骨灰堂1926个,全省可用墓(格)位从281.4万个增长到915万个。
江苏各地还纷纷出台惠民殡葬举措,力解群众“后顾之忧”。淮安通过减免费用和奖补的方式,累计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约2.42亿元;徐州则针对低保、特困以及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员,出台了“两个千元”惠民殡葬举措。
徐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李义锋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3200元的殡仪服务费降为1000元,3200元到6800元的墓葬费降低为1000元。
生态安葬树新风
移风易俗更“清明”
改变旧有的丧葬习俗,需要不懈探索与实践。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持续鼓励倡导下,节地生态安葬这种让逝者回归自然、福荫后世的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镇江,一场庄严的海葬共祭仪式,缅怀海葬逝者,倡导生态环保殡葬理念。
镇江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副处长马勇说,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对于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政府也给予一定的奖补政策。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各地正在通过红白理事会,鼓励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在徐州新沂市瓦窑镇,当地建起文化礼堂,为村民免费提供举办白事活动的场所,没了攀比,少了负担;在盐城、连云港等地,当地通过村晚大舞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让殡葬新风渐入人心。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何正标说,以人文生态、公益惠民为导向,鼓励和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十四五”期间实现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全覆盖的目标。
原标题:《观察 | 江苏:补短板惠民生 城乡建起公益性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