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又是一年清明节。天津渤海湾,碧波荡漾,海风轻拂,起伏的浪花载着亲人的寄托,又一批海葬逝者在广袤海洋的拥抱中枕波长眠、回归自然。
骨灰海葬,一种将骨灰撒入大海的安葬方式,同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立体葬,以及自然葬,共同组成了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的节地生态安葬。不留躯体、不进陵园、没有墓碑、没有牌位,亲人如何更有仪式感地祭奠?
2024年3月3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随着灯柱点亮、汽笛长鸣,载有35份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撒海专用船缓缓驶向渤海湾,这是今年京津冀三地骨灰撒海的首航。
3月31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碧海寄情,爱在沧溟”——2024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活动现场,礼兵向安眠于大海的逝者敬献花篮(记者韩雪莹 摄)
刘淼要和把她亲手带大的奶奶做最后的告别了,“老人临走前的遗愿就是骨灰撒海,她认为人本身就是从自然中来,生活也是得到了自然的馈赠,人走后希望回归于自然。当刘淼看到辽阔的大海,她觉得老人的决定是对的,能过来送奶奶最后一程,也是我自己的一个心愿。”
刘淼手捧装满花瓣的花篮,目送奶奶的骨灰撒向大海(记者韩雪莹 摄)
鸥鸟旋鸣,舰舷摇曳,家属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甲板,将亲人骨灰和鲜花花瓣轻轻撒入万顷碧波。
逝者魂归大海(记者韩雪莹 摄)
这是白光生第三次从唐山来到天津港、坐上海撒船只送别亲人,这一次他要送别母亲。此前,他的姥姥、姥爷,以及父亲,都以骨灰海葬的方式长眠在这里。若母亲还安在,这一天刚好是她88周岁的生日。白光生说:“父母魂归大海,在世的亲人走到世界任何角落,看到大海就能看到父母,所以说我们跟父母永远在一起,这种大海情缘是伴随终生的。”
伴随落花瓣瓣,海葬逝者回归自然(记者韩雪莹 摄)
白光生始终相信,五湖四海皆相连,有江河之处即能为亲人祭奠。但他每逢清明时节依然会专程来一趟天津,守着这片大海,献一束鲜花,再陪钟爱小酒的老父亲喝上几口。
每年清明节前后到10月中下旬,北京八宝山礼仪有限公司生态葬项目部负责人王洪亮都要随家属出海,帮助逝者实现安息于碧海清波的遗愿。做了22年海葬,王洪亮愈发意识到,“仪式感”是每位家属最真实的需求,它贯穿着海葬的每个环节,不仅仅体现在将骨灰撒向大海的这一瞬间,更关乎从这一刻开始、在之后漫长的时光里,亲人要如何祭奠他们。王洪亮介绍:“骨灰播撒结束后,安葬的部分已经做到了,但针对今后的追思,除了陆上有一个陆上公祭仪式,很多家属对海上的祭奠方式也提出了需求。目前我们还在研究中,今后会根据情况再推出相应服务。”
“国宾9号”撒海专用船上,洁白的花朵寄托亲人哀思(记者韩雪莹 摄)
从1994年5月开始推行骨灰撒海活动至今,整整三十年来,北京市共组织集体骨灰撒海活动774批次,安葬逝者骨灰近3.4万份。如何给海葬的逝者和家属最后的尊重、最深的慰藉?在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对海葬逝者葬后祭奠的有益探索从未停下脚步。
4月2日,由北京市民政局主办的“2024年北京市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生态葬逝者家属及社会各界群众共400余人参加公祭活动(记者韩雪莹 摄)
气清景明,春融同祭,生态葬纪念碑前,往年骨灰海葬的逝者家属怀思礼敬。和平鸽带着家属的思念飞向天空,也把陈阿姨的思绪带回13年前,她喃喃自语,“女儿今年该退休了”。因为这座纪念碑,陈阿姨得以每年至少来“看望”女儿两次,一次女儿去世或海葬当天,一次是清明节时。陈阿姨声音哽咽,“她永远在我心里头,但有这个纪念碑,我更加心头好一些,比我坐在家里祭奠要好。”
在陈阿姨眼中,这么多年,长青园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就像记忆中的女儿一样。她尤为欣喜今年和以往不一样的是,撒海家属可以在纪念碑后的人工纪念湖中播撒花瓣追思祭奠,就像当年在渤海湾海撒骨灰和鲜花那样。
陈阿姨在纪念湖畔撒下花瓣怀念女儿(记者韩雪莹 摄)
纪念湖向西,宽阔的小广场中矗立着一面海葬纪念墙,按照年份列着早已数不清的姓名,陈阿姨的女儿也在其中。只是,自1994年起至2009年,人名数量很少,而从2010年开始急剧攀升——这些姓名,都是选择海葬的逝者。
逝者家属在纪念墙上找到故去亲人的名字,轻抚怀念(记者韩雪莹 摄)
季阿姨的公公于1996年去世,次年骨灰海葬,他的选择影响了整个家庭。每年清明,季阿姨都会和女儿带上四束鲜花,分别放在四位老人在海葬纪念墙的名字下。季阿姨回忆:“当年公公海葬后还没有建成这么好的纪念设施,因此每年都去天津的海边怀念他,如今有了这面纪念墙,特别好,我们能看到亲人的名字,也能把鲜花直接献给他们。”
清明节前,海葬纪念墙下摆满了祭奠的鲜花(记者韩雪莹 摄)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在和大海一样以蓝色为背景的海葬纪念墙上,逝者的名字记录到2019年。北京八宝山礼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东介绍:“当时为了满足以往撒海家属祭奠的需求,所以做了这面纪念墙,后期我们会考虑二期或者用电子屏幕来解决以后的骨灰海葬逝者的名字记录。”
长青生命纪念园内的海葬纪念墙(记者韩雪莹 摄)
三十年前,王立文的父亲曾经是人民海军的一员,过世选择了海葬,他的名字刻在海葬纪念墙最右端1994年海葬逝者的名单里。去年,他的母亲按照生前遗愿,同丈夫一样长眠于大海,在碧波中团聚。王立文在生态葬逝者公祭广场旁设置的四块电子屏幕中找到了母亲的名字,并向她电子祭拜:“这种祭拜又简单、又能表达心情,意义挺好的。”
王立文向母亲电子祭拜(记者韩雪莹 摄)
吴女士同样用这块电子屏幕隔空祭奠一年前魂归大海的奶奶,她选择了屏幕上所有的“祭品”,包括“纸钱”“食物”“香”“花卉”……曾经让她顾虑的海葬后祭奠的“距离感”,这一刻似乎也不再遥远,吴女士说:“在这里可以直观地给她写留言,并且真的‘发出去’,会觉得这是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我觉得海葬的形式更环保,而且更能让祖先接触到自然。”
一些逝者家属在活动展板上给逝去的亲人留言缅怀(记者韩雪莹 摄)
做了17年骨灰海撒活动策划人、主持人的长青生命纪念园副经理宋朝舫,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让海葬逝者的家属更有仪式感地祭奠。于她而言,在看似“从简”的生态葬中让逝者家属体会到另一种形式的“厚葬”,需要温情,也需要庄严。
宋朝舫介绍:“现在除了纪念墙和电子墓碑外,有的家庭会考虑到在每当老人的忌日,还有清明、中元节、寒衣节这些殡葬节日,甚至除夕时,想过来看看亲人、表达一下,但他们没有这个环境和氛围,我们就考虑为他们举行一个家祭仪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拜,提供相对私密的空间——‘告别厅’,为他们单独主持一场追思会。没有骨灰,没有所谓的‘标的物’了,那怎么办?我们做一个‘灵位’,这是临时性、重复使用的,在上面写上逝者姓名;告别厅内还有一处显示屏,我们会放亲人生前的一些影像资料,甚至只打出一张照片来,家属的情绪都会得到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