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温籍版画家杨涵逝世 享年94岁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2 13:41


杨涵先生


杨涵木刻版画雷锋

  温州网讯 前天凌晨2时10分,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著名温籍木刻版画家杨涵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4岁。先生生前在新兴版画、编辑出版等领域均有过许多贡献。虽早年离温,但他始终对温州念念不忘,子女说他一生乡音不改。先生的儿子杨冬白告诉记者,父亲生前要求安静地走。他们将遵从父亲生前意愿,后事一切从简,不举办遗体告别仪式,只通知部分亲友。

  【个人名片】

  杨涵,1920年12月生于温州,原名桂森,字志刚,笔名寒水、易水。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副社长、党组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连环画研究会会长、上海版画家协会副会长。代表作品1946年创作的版画《修运河水闸》为江苏省美术馆收藏、1960年创作的《淮海战役——围攻陈官庄》为上海美术馆收藏。出版《杨涵木刻》、《杨涵山水画选》、《杨涵文集》等。1991年,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采访手记】

  相比较这个城市的俗世繁华,始建于1925年的上海长宁区新华路显得颇为安静,寒风卷起街道两边的梧桐落叶,裹挟着向行人袭来。

  拐进小巷,是不起眼的一个住宅小区。推开杨涵先生的家门,那天是2012年的1月12日早晨9时。

  杨涵先生一袭黑色的羽绒服,斑白的头发一丝不乱,他行动利索将我们让进书房,然后慢慢地在堆着书报、毛笔的书桌后坐定,两眼炯炯。

  在他背后的柜子上,有一束黄白的菊花,旁边端正地摆放着一尊木刻塑像。照顾杨涵先生的阿姨说,那是已故师母的塑像:短发齐耳、微颦着眉,眼神平平地穿过杨涵先生的头顶,投射在对面墙壁上的一幅山水画。

  发黄的宣纸上,群峰壁立、苔痕青绿,落款是“家乡佳境,大若岩十二峰”,这是杨涵先生庚午年(1990年)回温,游览家乡山水时所作。这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他书桌对面的墙壁上,一展眼,便可见到,老人对家乡的深情和牵挂,尽蕴其中。

  杨涵先生有些重听。他看着记者写在纸上的问题,整理着半个多世纪的思路,谈他不寻常的“铁笔人生”,讲到激动处,便大力挥舞着手臂,仿佛他的手中,仍握着那把木刻刀,刀下,《修运河水闸》、《淮海战役》等作品历历在目。

  那年冬天早晨稀薄的阳光,从玻璃窗漫射到平整的桌面,投射在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眼眸里。褪去了曾经的血雨腥风、世事沧桑,他的眼神坚毅中透着柔和。

  “我经历过很多次事故和病痛,每次都几乎没命,但最后都熬了过来。人,不能怕死才能长寿,我现在就什么都不怕!”

  昨天,听闻杨涵先生逝去,翻开当年的采访笔记,我看到了这段话。

  女儿回忆——

  父亲对我们不怎么“管”,身教是最直接的教导

  杨涵1920年出生于温州老城区樊宅巷,有5个子女,他给他们取的名字很有意思:长女杨春华,二女儿杨夏影,儿子杨秋林、杨冬白、杨立春。杨春华说,那是因为父亲觉得一年四季正好一个轮回,新的开始还是按春来。

  在杨春华眼里,父亲性子里透着股自由劲、随意劲,对孩子都不怎么“管”。

  杨春华今年61岁,目前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从事水印木版画教学、研究及创作,可以说是尽得父亲“真传”。杨春华说,虽然父亲并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从事艺术,但从小生活在艺术家庭中,兄弟姊妹都很喜欢艺术。

  “无需太多教诲,父亲在艺术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对我们最直接的教导。”杨春华说她十分佩服父亲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父亲在艺术领域涉猎很广,对诗、书、画、印都兴趣满满,徜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

  “父亲总是兢兢业业、安安静静地从事一件事,我以前可能无法体会这种境界,直到现在这个年纪才算悟到了。”杨春华说,父亲生前的一言一行、用功状态给了他们很大感染,他的魅力真的很大。

  父亲对艺术非常专注,摒除了种种功利因素

  1934年,杨涵在天妃宫巷广智学社读私塾,开始自习绘画。那一年,他14岁。

  1939年,日寇飞机轰炸温州,他参加永嘉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在楠溪山底宣传抗日。第二年,他报名参加“战时木刻研究社第一期木刻函授班”,同年入党。该年创作的《报告战况》是他现存的最早作品。

  2011年,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推出“铁笔生涯——杨涵作品展”。这一年,杨涵91岁。

  2013年9月,南京美术学院艺术馆为杨涵举办了一个木刻版画作品展,展期原本定为两周时间,结果吸引来一批又一批学生,展期不断延后,反响出奇的好。

  “用现在的话讲,父亲的版画传递着一种正能量。”杨春华认为,父亲的创作在当下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从战争年代过来的父亲,对艺术非常专注,从生活中摄取灵感,注重个人感受,再加上笔法、语言、情感,以及摒除了种种功利因素,“我们觉得那是永恒的”。

  “我要是走了,你们就简单点,让我安静地走”

  杨春华回忆,父亲住院前仍在制作藏书票、整理版子,“每次看到他,才真正体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句话的内涵。”

  2013年10月21日,杨涵住院,虽然脑部血块得到控制,人是清醒的,但右手不能动。看到亲朋好友前来,他仍会点头示意。住院4个月,杨涵出现过4次病危。第一次病危,子女全部赶到,最终他扛了过去。此后又顽强挺过第二次、第三次病危,连医生、护士都说“杨老师真的很顽强”。

  医护人员告诉杨春华,住院期间,老先生总爱用能活动的左手使劲抓住床的栏杆。“我们握他的左手,能感觉到力量。”杨春华觉得,父亲顽强的性格依然没变,还有那颗绝不放弃的心。

  88岁那年,杨涵因病住院。杨春华回忆,“当时跟我们说:‘我要是走了,你们就简单点,让我安静地走。’后来他也一再叮嘱我们,以后自己什么都不需要举办,‘人应该来去轻松,安静地走最好’。”

  杨涵后半生主要从事出版事业,但据杨春华说,他却从未给自己出过一本书。“他为人正直,不为自己谋私利。他离休后,才由我们子女帮他整理出版各类作品。”

  他一生乡音未改,说得一口标准“温州普通话”

  杨春华说,父亲生前一直惦记着温州老家,常提出想回温州看看,“我们很想完成父亲的愿望,遗憾的是我们几个总是腾不出时间。”

  1943年,杨涵离开温州,去江苏工作,专职木刻创作。从那以后,他总都心系家乡。

  杨春华和兄弟姐妹都不会讲温州话,但他们感受得到,父亲对温州的感情十分深厚。“父亲一生乡音不改,总是说一口标准的‘温州普通话’,温州腔调特别重”。杨春华说,有温州亲友前来拜访,他都跟他们讲温州话。而且但凡是温州举办的各类活动,他都很支持:2001年,杨涵回温参加新四军老战士杨涵画展及革命传统报告会;2007年,他回温参加首届温州艺术博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温州。

  同行回忆——

  一听老乡要把《黄友根》借去展览

  他很舍不得,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前年,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蔡瑞蓉因主编温州版画回顾书籍,特地到上海拜访杨涵。

  蔡瑞蓉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正在书桌前刻藏书票。她很惊讶,但更多的是敬佩。她说,通常刻藏书票这种小型版画可需要一定的眼力和不小的力气,而且一般版画家到了90多岁,都会转行做国画或其他艺术。

  对于老乡的拜访,杨涵很高兴,不过因为年事已高,耳重,交谈只能靠在他耳边大声说。最后,蔡瑞蓉选了一幅杨涵1960年创作的《淮海战役》作为主要作品收录在《印象·嬗变——温州版画》中,这幅画细腻地描绘了云、海、人,气势完整饱满。

  2013年,原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戴宏海一行赴上海拜访杨涵,想借连环画回温办展览。一听戴宏海要把版画《黄友根》带走,杨涵很是舍不得,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那是杨老当兵时和战友创作的《黄友根》,有一段时期,这部连环画的原作失踪了,后来失而复得。加上当时合作的四人中已有两人过世,这幅画也成了他怀念老战友的寄托。”戴宏海知道这画意味着什么,他写下借条承诺一定会在2013年12月底前归还,老人这才恋恋不舍的让他把画带走。

  去年底,戴宏海赴上海还画时,老人已经患病,因为时间原因两人没能见上面。得知老人去世,戴宏海很难过,他说要给老人家人发去唁电。

  今年3月5日学雷锋日

  中国美院网站挂出他创作的雷锋像

  “版画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而杨涵从1939年开始创作木刻作品,属于木刻界最早的前辈之一。”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辜居一介绍,“在‘文革’以前的条件来说,杨涵的版画创作可以说是先锋的,在国内也是赫赫有名。”当时,杨涵模仿苏联风格的版画,虽然创作题材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但在技法上创新,才气在江浙一带也是居于前列。

  1950年,一直想进艺术学校读书的杨涵终于如愿以偿,在当时的中国美术学院华南分院(中国美院的前身)进修了2年油画,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为他的一系列成就,杨涵毕业后被中国美院列为知名校友纪念。今年3月5日学雷锋日,中国美院的网站上把他创作的雷锋像挂了出来,列为经典。

  朋友回忆——

  文成小学教师陈晓琴是他的忘年交

  她说:杨老师像个孩子,很有童心

  杨涵有位忘年交,是文成的小学教师陈晓琴。

  “本来约了朋友准备3月15日出发去探望杨老师,谁知……”昨天,电话那头的陈晓琴显得有些伤感,她说,她与杨老友情深厚,她每年会去上海探望老先生。

  1996年10月,杨涵第一次回到文成,重走浙南红军之路。之后,他多次回到文成,收集到大量的风光素材。回到上海创作了30余幅中国画作品。2006年又创作了20幅“红军之路”风光版画。杨涵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之所以产生走浙南、浙西红军之路的设想,是因为读完《粟裕战争回忆》。

  正是文成之行,让那年76岁的杨涵认识了28岁的陈晓琴。

  “我感觉杨老师就像个孩子,很有童心。”陈晓琴说,在文成时,她曾带老先生去登200多米高的百丈?T,面对高峰,老先生先是像个孩子似的担忧起来,而后奋勇攀爬,爬到山顶,却又说“我怎么就上来啦”,连连表示惊讶。

  后来陈晓琴结婚,生了孩子,孩子的名字还是让杨涵帮忙取的。陈晓琴说,孩子名字叫“陈韵芳”,老先生解释说,妈妈名字里有“琴”,孩子当然“琴韵芬芳”啦。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