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为安"挑战文明祭祀 为旧俗中的新风点赞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6 05:25

  □周晓 报道

  垦利街道民丰村村民正在祠堂缅怀亲人。  □ 本报记者 魏东 李明 李广寅 

  "入土为安"观念

  挑战文明祭祀

  "俺家老人既然不能入土为安了,以后就把墓碑放到你办公桌上吧。"垦利县垦利街道民丰村村民刘信民(化名)喝了点酒,气冲冲地来到民丰村委办公楼,扬言要将老人的墓碑抬过来,放在村支书张洪义的办公桌上。

  这是发生在2013年5月下旬的一件事。2013年初,民丰村在东营市殡仪馆建起了民丰祠堂,作为过世村民的骨灰统一存放地,不少村民起初并不买账。

  张洪义介绍,民丰村是典型的城中村,2007年村民全部住进了楼房,村里的土地也基本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因此,村里投资200万元修建了民丰祠堂,建议村民将原来分散的墓地集中到祠堂里统一供奉。"将逝者统一安置在祠堂供奉,是当前土地资源紧缺背景下的一种更加文明的祭祀方式。"张洪义说,从民丰祠堂建设完成后,村里便做村民的工作,分批进行墓地搬迁。大多数村民还是能接受这种方式,但是少数村民由于受传统的入土为安的思想观念束缚,拒绝搬迁。经过专门的劝导队分组到村民家里做工作,并且带他们到新建的祠堂实地参观,最终所有村民都自愿进行了搬迁。

  记者了解到,民丰祠堂共有9间,其中3间用于存放逝者骨灰,可存放1840个骨灰盒,另外还设有吊唁厅、接待厅、餐厅各2间。"自从建起了祠堂,村里的丧葬仪式也越来越文明和简单了。"张洪义介绍,以前村里办"白事"最起码要3天时间,仪式繁琐。现在村里提倡一天完成,而且给丧主负担水电费用,并有专门红白理事会人员协助办理,既节约时间又减少了丧主开支。

  红白理事会

  "理"出丧葬新风

  2013年6月中旬,董集镇石家村的石明书老人去世了。当天,老人的儿子石华良便联系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石华昌。在简短的商议之后,石华良全家一致同意节俭办丧,整个葬礼的总开支将控制在3000元以内。据石华昌回忆,老人葬礼上没有了繁杂的会场布置和唢呐吹奏队伍,饭桌上也由原来的十菜两汤变为四菜一汤。石明书老人的葬礼是石家村第一次简约而又隆重的葬礼。

  "节俭办丧是2013年初就约定好了的事情。"石华昌介绍说,石家村的"白事"一直以来都是由村红白理事会全程托管,家属只需要负担相关丧葬费用,但因受攀比心理的影响,前几年,村里一个丧事办下来有的花费近两万元,低的也有八九千元。为此,2013年初,石家村村委召集全村村民召开了关于倡导文明村风的座谈会,最终大部分村民们同意把丧葬花费统一定为3000元的标准,丧事的唢呐吹奏、穿戴孝服等繁文缛节则被列在了取消的行列。

  记者了解到,自从节俭办丧的规定施行以来,村里去世的七个老人全是统一3000元的丧葬标准,村民在丧葬方面的攀比心随之消散,文明节俭办丧得以在石家村顺利开展。目前,垦利县333个行政村都已经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民政"曲线引导"

  初见成效

  "倡树文明新风,火化率达到100%,婚丧嫁娶文明节俭,无迷信活动,无违规现象得3分。"这是《2013年垦利县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工作考核办法》中的一条考核细则。"希望通过制定这些考核办法,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自上而下形成一种争创文明的风气。"县民政局副局长杨金锋说,"现在很多村都将婚嫁丧娶文明节俭写进了村规民约,各个村也都为此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如修建祠堂、成立红白理事会等,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

  另外,针对搬迁村等特殊对象,垦利县民政局自1995年还专门实施了补助办法,搬迁村家庭将原来分散的墓地集中到县里的公益性墓地,民政部门给予一定补助,2014年补助金额为800元。

  除了自上而下的引导,垦利县民政局还紧盯所有空隙,对民众实施劝导。家属在为逝者挑选葬礼用品时,工作人员都会为家属推荐既便宜又实惠的物品。"下一步,垦利县民政部门还将计划针对多数居民长期在外、无法回来祭祀的情况,开办一个供民众网上祭祀的网站。"杨金锋说。

  ■书记点评 让文明节俭之风贯穿始终 垦利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韩利学

  丧葬的奢靡之风明显与当前乡村文明相左,是眼下新农村建设中亟需摒除的现象,随着文明之风的不断深入,落后的丧葬观念必然要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

  在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改善百姓生活的同时,垦利县积极弘扬新风正气,淬炼文明节俭的道德新风尚。在树立节俭丧葬新风尚理念的引导下,垦利县丧葬新风逐渐盛行,部分村居为提倡丧葬新风、摒除陋习所做的尝试也日渐发力,成为了当前丧葬文化的风向标。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的殡葬改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需要。

  今年,垦利县投入资金过亿元,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实现"百村示范村村提升",将推行殡葬新风作为全县百姓文明的重要一环,从基层出发,做好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让文明节俭之风在群众思想深处生根,进而转化为弘扬文明新风的自觉行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