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清明节习俗,南京的你还记得多少?南京丧葬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5 11:49

清明节始于周,南京丧葬4000253450是祭祖扫墓的节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测定的,每年总在阳历的4月5日前后。依《淮南子·天文训》的说法是:“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所谓“清明”,据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的解释:“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万物生长到清明时节,皆清新而明洁。

南京人家每到此日皆祭祖扫墓、踏青出游、插柳放鸢、吃节令食品,既尽忠孝人伦之礼,又得游春郊宴欣赏大自然之乐。

南京人南郊踏青图景

南京清明风俗

千年变迁

史籍有“古人扫墓,原无定期”的记载,至南北朝渐渐形成了固定于寒食至清明间扫墓的风俗。到唐朝,唐明皇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书,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允为常式。到明代,清明祭扫“哀乐兼而有之,堪称盛举”。洪武六年,还制订了品官士庶家庙祭礼的礼仪。清及近代,清明祭扫形成定俗。

1.公祭

雨花台凭吊先烈

南京自古至今,公祭的人物有蒋子文、卞壸、明僧绍、颜真卿、杨邦乂、岳飞、文天祥(明清时被奉为南京城隍)、方孝孺、海瑞、林则徐、孙中山等。

新中国成立后,自20世纪50年代起,南京市政府机关、学校、团体于清明节赴雨花台凭吊先烈。当时在雨花台山坡上有毛泽东题字的“死难烈士万岁”纪念碑,两侧有松柏常青,气氛肃穆。人们抬着花圈放置纪念碑前,行三鞠躬礼,绕碑一周以志缅怀。

20世纪80年代,市政府对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扩建,树烈士群像、纪念碑,建纪念馆,清明节凭吊先烈已成定制。有时还在此日举行18岁成人仪式,寓意开始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2.私祭

古代祠堂祭祖场景

私祭有祠堂祭祖和家庭祭祖。祠堂祭祖规模大,气氛隆重,有一定礼仪程式。

祭祖那天,祠堂门口高挂两只新糊制的堂名灯笼,白色圆柱形,上贴“百尺堂”三个红字堂名。祠堂内挂了许多名人撰写的楹联。香案上供奉有祖宗牌位,几只大盘内放着牛(头)、猪、羊、鸡、鱼等牲品及果蔬,案上点有巨型香烛。右方墙上贴有本次祭礼的主祭及出席的乡贤和司仪名单,气氛隆重得很。

扫墓

私祭,以扫墓为主要活动,一般由男人带上孩童到郊外祭扫祖墓,顺便在城外的水际和山坡踏青赏玩、寻挑野菜。南京人扫墓的地点过去多在南郊,旧时各家要带上盛祭品的竹编“春笥”,笥内放荤素菜肴、饭团、酒水、碗筷、杯盏等物,扫墓中要拔除坟墓上和墓道上的杂树,填土修坟,做“坟帽”,作为已有后人来祭扫的记号。

此外,在坟头上要插上柳枝,以寄托对逝者再生的祝愿。在公墓未辟之前,扫墓人拜祭后,所有祭供的菜肴都照例送给照看墓地的“坟亲家”,同时还会另给现金若干,以作为守坟的谢金。有的人家在扫墓时还会带一条生肉,在祖坟旁祭祀山神、土地,在他们心中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本联系在一起。

当今南京人的扫墓方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祭品以水果、糕点取代了酒饭、荤素菜肴,献物以鲜花取代了柳枝,鞠躬取代了磕头。同时,墓祭由单一的家族祭扫向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拓展,即增加了社会性的公祭和个人性的网祭等形式。如今,清明节祭扫雨花台烈士陵园,追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个人用微信、微博、网页等表达对亲友的悼念和追思等,改变了祭祀的单一形态。

踏青佩柳

金陵女儿风情万种

清明时节,正是风和日丽之时,田畴山野铺锦叠翠,梨花杏花次第开放,藉祭祖扫墓游春踏青,所以南京又称清明节为踏青节。“借来梨蕊三分白,偷得梅花一缕魂”。人们纷纷出城,接踵连肩,翩翩游赏,放鸢戴柳,笑语盈盈。正如一首古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拥到牛首山、雨花台踏青赏景,文人雅士咏诗作乐,视为开心之事。清人徐溥在《秦淮竹枝词》中描写道:“红妆结队斗铅华,高髻盘云堕鬓鸦。相与踏青联袂去,旧王府里看桃花。”

晚清《点石斋画报》“白门烟景”中雨花台踏青景象

民国时期踏青的金陵女儿

牛首山,南京人踏青最钟爱的地方

这一天,南京家家户户门窗插柳,人们衣襟、发鬓戴柳,儿童头戴柳圈,有谚日:“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扫墓乘轿归来时,轿顶插满柳枝。也有的随手插一支在岸边,来年观之已茁壮,颇为欣慰。

插柳条有杀虫除毒之效,寓祈福保平安之意。北方还有射柳之俗,南京射柳之俗并不普遍,但明代南京明皇宫中就举行过。《识小编》载:“永乐中,禁中有剪柳之戏。”禁中,即皇城内;剪柳,即射柳,将物品系于柳枝,射中即落,是集习武与娱乐于一体的活动。

阳春时节,插柳、佩柳是种时尚

放风筝、吃青团

意味深长

1.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野外踏青之时,人们还放风筝。起初人们放风筝,既是取乐,又是表心愿,将心中烦恼之事,用风筝放去,称之“放晦气”。所以人们见到丢弃的风筝是绝对不捡的,捡了即捡来晦气。《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情节描绘。后来风筝越来越精致,成了工艺品,也就舍不得将风筝放走了。

2.吃青团

青团

馓子

旧时,南京人在寒食至清明间,有吃馓子、挑野菜、吃青团、吃青螺等食俗。南京人喜食馓子,早在唐朝南京人就开始吃馓子。馓子称寒具,嚼着酥脆“惊动十里人”。青团作为节物与寒食的冷餐有关,它以糯米粉为基本原料,加油、糖,裹豆沙、芝麻糊搓制而成。青团又叫“艾团子”,系采集新生的艾草,捣汁染米粉成鲜嫩的青绿色而得名。青团在唐代已有,并已形成寒食吃青团的风俗。白居易有诗云:“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可见,那时已有专制售青团的店铺,青团与柳枝已同为寒食的节物。青团传人南京是在明代,明初它随着苏杭一带的移民而传来。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