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丧葬4000253450其所在地便是曾经“万人坑”丛葬地遗址。今年12月13日我国将举行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此。实际上,除此之外,南京还有多个丛葬地遗址。
11月26日,澎湃新闻()从南京市政府获悉,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除了在主场地公祭外,南京还将在建有纪念碑其余17处丛葬地同步公祭遇难同胞。
最早一座丛葬地纪念碑建于1947年
77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事件,从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长达6周的屠杀等一系列暴行,遇难的中国人遍布南京每一寸土地。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据史料记载,当时东至大士茶亭、西至江东河,大约1里范围内,日军用机枪把平民百姓和被俘的中国士兵分批射杀。这些遇难者的尸体暴尸1个多月后,大约在1938年1月,被慈善团体就地掩埋,在“草鞋峡5.7万余人、燕子矶5万余人、鱼雷营、宝塔桥3万余人”。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人,从1947年开始至今,南京市政府陆续出资在丛葬地修建了十多座纪念碑,目前全部为“国保单位”。
“从大屠杀开始到现在,南京一共建了25块大屠杀纪念碑,还有很多丛葬地没有立碑。”研究南京大屠杀史20多年的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孙宅巍介绍,他研究发现,日军屠杀之后大多是就地掩埋,其中很多尸体在江边挖坑掩埋,市内各地的尸体则被集中拖至中华门外的普德寺、望江矶等处掩埋。
孙宅巍称,遇难者埋葬人数较多的地方包括幕府山下的草鞋峡、西郊上新河一带、东郊灵谷寺一带。当初灵谷寺附近还有一座无主孤魂墓,埋有3000多具尸体,但现在已经被毁。近来南京又不断发现新的丛葬地,比如太平门一带、殷山矶一带,“这些地方都应该竖立纪念碑,让更多的人知道70年前的惨状。”
秦淮区唯一一处丛葬地纪念碑曾遭破坏
孙宅巍所说的“25块纪念碑”,也包括一些民间组织自发建立的纪念碑。如汤山湖山村遇难同胞纪念碑、仙鹤门遇难同胞纪念碑、殷山矶纪念地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仙鹤门遇难同胞纪念碑文上写道: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东郊马群、仙鹤门村一带,俘获我抗战官兵及民众15000余人。同年12月18日,日军分散多处将4000多名手无寸铁的平民和俘虏集体屠杀。翌年,仙鹤门村尚有大批尸体横躺在村外的麦地里。
据当地居民回忆,1938年春村民们曾自发地将遇难同胞的尸骨,分别就近掩埋于一座“大坟”内,此座大坟内掩埋尸体七百余具。
据孙宅巍介绍,对于目前还没有立碑的丛葬地,专家并没有给出一致的意见。近年来,南京各地仍陆续新发现其他的丛葬地。
“我们是大约两三周前得到南京市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求在12月13日当天与国家首个公祭日同步公祭。”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该区只有一个丛葬地纪念碑——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长乐路上“武定门”的古城墙下,这块碑是南京市政府为了纪念在武华门正觉寺惨遭日军集体枪杀的十七位僧人和三位尼姑而竖立的。
该工作人员称,往年都是由民间自发性前来祭奠,今年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均会参加公祭活动,“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地方不大,今年我区大约会有百来号人参加公祭。”
2000年,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曾被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旗下的酒店私自拆除,后来引起江苏省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纪念碑遂被迁移到酒店东面不远处的武定门城墙下。